栏目:文史月刊
-
史纪言与《山西日报》
刘小云《山西日报》是中共山西省委机关报,山西人民伴着《山西日报》走过了71年的历程。《山西日报》的奠基人之一史纪言(1910-1983)是山西黎城…
-
李德裕三平河东之乱
张勇耀李德裕(787—849),字文饶,赵郡赞皇(今河北赞皇)人。其父李吉甫曾官至宰相,所撰《元和郡县志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,有着重要的历史价…
-
左宗棠收复新疆中的粮饷问题
石磊19世纪60年代,当清政府刚刚平定太平天国运动而得以喘口气的时候,同治三年(1864年)新疆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清运动。喀什噶尔的伯克司迪尔向中…
-
漫谈古代山西境内的民族融合
武海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雕塑中共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:“游山西,就是在读民族融合发展史。山西地处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的交错带,自古…
-
泉声集
李雁红沉痛悼念李旦初校长手捧诗书泪不干,落红何故此时间。有才惟楚君真健,不负凌云可对天!欣闻山西58县脱贫有感久盼“两山”传捷报*,忽闻汾水…
-
我的赴朝参战经历
赵宗耀我生于1929年6月,是山西孝义人,1951年7月赴朝。部队改装集训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,部队停止修路。7军21师奉命改编为防坦克炮兵第31、32两…
-
巾帼英雄老红军苗玉香的革命生涯
任瑞琴延安工作当劳模 主席接见受表彰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,由于苗玉香各方面比较优秀,在时任中共陕甘省委妇女部部长蔡畅大姐的推荐介绍下…
-
一代名臣祁奚
祁文林 祁晓燕祁奚生于前620年,卒于前545年。据史料记载,他是春秋时期晋献侯的第四世孙,本姓姬,因晋国公封食邑于昭馀祁(当时食邑之地囊括今天的…
-
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山西妇女
仲艳妮“一条大河波浪宽,风吹稻花香两岸……”电影《上甘岭》中,女卫生员王兰在坑道里深情歌唱的《我的祖国》承载了新中国一代人对抗美援朝的…
-
宋版《昌黎先生集考异》为丹枫阁旧藏考
宋庆林丹枫阁是清初山西祁县戴廷栻建造的一座楼阁,距今已有360年的历史。阁楼后被焚毁,仅存傅山题写的牌匾,现存于乔家大院。傅山书就的《丹枫…
-
志在富民的心声
常利兵记得在刚入大学后不久,我到学校图书馆找社会学专业书来读,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读到《乡土足音》《行行重行行》等书中关于费孝通先生早年开…
-
前世有缘今寻族,莫道家乡无故人
偶然结缘2018年4月17日下午,有一位叫罗佳妮的女士加上我微信。她介绍自己说,今年72岁,是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教师,祖籍是介休市张兰镇西…
-
越南归侨叶季龙
林曙朝山西长治二中退休高级教师、越南归侨叶季龙,祖籍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七星岭村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,七星岭村仅有四五十户人家,以农为主…
-
山明水秀广昌城
刘媛明大同镇的广昌城遗址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的涞源县,建于朱元璋时期的洪武七年(1374年),嘉靖三十七年(1558年)重修,周长三里五分,高三丈五尺…
-
人教社三本书与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
刘大寿三本藏书皆是宝人民教育出版社即将迎来建社70周年。我今年76周岁了,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编辑出版的《中国地理三字经…
-
山西工农速成中学的建立
高乃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我国大学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没有工农子弟。这是因为在旧社会,工农子弟别说上大学,能接受中小学教育的也为数…
-
灵丘人民在平型关大捷中的重大贡献
赵洪波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已经写进党史、军史和教科书中,成为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。诚然,平型关大捷的取得既是我党坚持国共合作、精…
-
歌曲《游击乐》:提升民众抗日激情
尹志兵关于抗战的研究,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。目前,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电影、戏剧、音乐等文艺的研究,如对《黄河大合唱》等抗战歌曲的研究…
-
合作社经济对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贡献
缪平均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,它包括公营经济、合作社经济、私营经济三种形式。合作社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。通过各种形式的合…
-
僧侣抗日 救国自卫
介子平胡适在《谈谈大学》的演讲中曾喟然道:“记得二十余年前,中日战事没有发生时,从北平到广东,从上海到成都,差不多有一百多所的公私立大学,当时…
-
揭秘我军历史上唯一没有打乱编组的“上党旅”
戴玉刚众所周知,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实行超地区编组,原则是为了避免在部队内部形成一個个“山头”,防止出现“清一色”。但也有特例,在日军投降…
-
巾帼英雄老红军苗玉香的革命生涯(连载)
任瑞琴贺小平1943年在革命圣地延安出生,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退休职工。母亲苗玉香,1917年出生于贫苦佃户农家,1933年秋天,为躲避“遭殃军”的烧杀…
-
抗战时期的“跑警报”
郑术均 陶诗秀“跑警报”这个词,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非常陌生,但对于经历过抗日战争并去过大后方的人,对于这个词就不但熟悉,而且还有着刻骨铭心…
-
从警卫员到汽车连连长的援朝往事
刘富全1930年我出生于吕梁岚县,1953年赴朝。1952年11月,我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在青海接到了入朝参战的命令。我跟随由军…
-
三炸蒋村桥
张书祥 张玉明1941年3月到1943年,是定襄抗日斗争最困难的时期。在定襄纵横五十里的平川及边坡地带,日伪据点多达19处,把守着全县的山口要道。19…